作者:朱荣
电炉泡沫渣操作主要在熔末电弧暴露一氧化末期间进行。它是向渣中喷碳粉,利用碳粉和吹入的氧气产生的一氧化碳气泡通过渣层而使炉渣泡沫化。良好的泡沫渣要求长时间将电弧埋住,这既要求渣中要有气泡生成,还要求气泡有一定寿命。
良好的泡沫渣是通过控制CO气体发生量、渣中FeO含童和炉渣碱度来实现的。足够的CO气体量是形成一定高度的泡沫渣的首要条件。形成泡沫猹的气体不仅可以在金属熔池中产生,也可以在炉渣中产生。熔池中产生的气泡主要来自溶解碳与气体氧、溶解氧的反应,其前提是熔池中有足够的碳含量。渣中CO主要是由碳和气体氧、氧化铁等一系列反应产生的,其中碳可以颗粒形式加入,也可以粉状形式直接喷入。事实证明,喷入细粉可以更快、更有效地形成泡沫渣,产生泡沫渣的气体80%来自渣中,20%来自熔池。熔池产生的细小分散气泡既有利于熔池金属流动,促进冶金反应,又有利于泡沫渣形成;而渣中产生的气体则不会造成熔池金属流动。研究表明:增加炉渣的黏度,降低表面张力,使炉渣的碱度等,均有利炉渣的泡沫化。
快速熔化和升温是当今电弧炉最重要的功能,将第一篮废钢加入炉内后,这一过程即开始进行。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废钢熔化并使钢液温度达到出钢温度,在电炉中一般采用以下操作手段来完成:以最大可能的功率供电,氧-燃烧嘴助熔,吹氧助熔和搅拌,底吹搅拌,泡沫渣以及其他强化冶炼和升温等技术。这些都是为了实现最终冶金目标,即为炉外精炼提供成分、温度都符合要求的初炼钢液,因此还应有良好的冶金操作相配合。
强化吹氧和氧-燃烧嘴助熔,提高初渣的氧化性。
提前造成氧化性强、碱度较高的泡沫淹,并充分利用熔化期温度较低的有利条件,提高炉渣脱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