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已胜利闭幕,政府与各部委工作报告陆续发布。下面,笔者就透过两会系列报告披露的信息简要分析2025年钢市供需变化。
下游需求仍将保持较强韧性
在房地产方面,《政府工作报告》大篇幅强调“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继续做好保交房工作”等,房地产投资持续快速回落的势头在2025年将得到有效遏制。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1月—2月份,TOP100企业拿地总额为1998.6亿元,同比增长26.7%,土地市场已出现点状回暖。但《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预计房地产新开工数据不会有明显好转。综上,预测2025年房地产用钢需求仍会保持在较低水平,但降幅将明显收窄。
在基建方面,基建投资作为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手段,在2025年稳经济稳增长工作中仍将继续发挥重要的补位和托底作用。《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赤字规模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比上年增加1.2万亿元;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今年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25年国家财政扩张力度非常大,其中大量资金投向钢铁行业相关的重大水利工程、重大交通工程、重大能源工程等传统基建领域,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报告中“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8000亿元支持‘两重’建设”,较2024年提高7000亿元。同时,在国家大力推动地方债化解的情况下,地方财力将明显好转,地方基建投资能力也将显著增强。2025年我国基建投资增速有望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在制造业方面,2024年“两新”政策实施对激发消费活力、促进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商务部数据,2024年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超过了680万辆,超3600万名消费者购买8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过5600万台,家装厨卫“焕新”补贴产品约6000万件,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超过138万辆。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
2025年“两新”政策在2024年基础上进一步加力扩围,且发布早,落地见效快。今年初中央财政资金已先期预下达以旧换新资金810亿元,用于两会前的政策衔接。《政府工作报告》与国家发展改革委报告中明确2025年“两新”补贴资金将由2024年的3000亿元增加至5000亿元,资金总规模大幅增加。其中,安排2000亿元用于支持设备更新项目建设和加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直接向地方安排3000亿元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3月5日,全国共收到2025年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超31万份,汽车置换更新补贴申请超70万份,超940万名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1200万台、超3400万名消费者申请了超4200万件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充分彰显了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在激发消费新动能方面的显著成效。
预计2025年“两新”政策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明显,汽车、家电、机械设备、造船等行业收益更大,并将直接体现在制造业用钢需求的增长上。
总体看,全国两会发布的系列报告在控制钢铁供给、拉动钢材消费、综合整治“内卷”等方面给出了解决方案,预计2025年钢市供需矛盾有望缓解,钢市良性运行或正蓄势而发。
文章来源:中国冶金报社